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专区 > 风采展示
服务专区
政策法规
风采展示

福建省南安市黄良庵慈善基金会

来源:本站发布时间:2022-06-14 09:35:33浏览数:0

福建省南安市黄良庵慈善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成立于2012年1月27日,在福建省民政厅、泉州市民政局、南安市民政局、南安市慈善总会和罗东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各村党支部、村委会和老年协会的支持下,黄金城会长与黄清廉监事长带领基金会全体同仁践行“奖 学助学、扶贫济困”的使命,开展奖助优秀中小学生和大学新生;慰问残疾人;慰问和资助患重大疾病的宗亲;并帮助部分中小学、幼儿园添置课桌椅、办公设备,改善办学条件等一系列深得民心的慈善公益活动,奉献社会共计1040万元,不断开创新时代慈善工作的新局面,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具体做法有以下几方面:

一、党建引领促发展 

党建工作是激发慈善基金会工作的内在活力,引领慈善基金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基金会历来重视党员、理事、监事与志愿者的思想能力建设,在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泉州市民政局、罗东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站位,为保持基金会健康安全、 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证。 

(一)坚持党建先行,认真履行自身责任。由党支部书记带头, 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对重大事项坚持集体研究,集体决策,突出班子的集体领导地位。

(二)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严格党员教育管理。坚持政治引领,不 仅能够提升党员的思想认知水平,更能以党员为表率,带动基金会全体理事监事与志愿者政治素养的提升。

自2017年基金会党支部成立以来,每年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如: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教育主题活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主题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党史教育主题活动等等。让党员静下心、坐下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组织全体成员参加学习分享会、主题座谈会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让大家在学习中时刻有感悟、有收获,在工作中时刻践行初心使命。 

(三)紧紧围绕基金会“奖学助学、扶贫济困”宗旨,开展慈善工 作。组织全体党员、理事监事与志愿者认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展各 种慈善工作,募捐善款,支持抗击疫情。开展奖励优秀中小学生和考入双一流大学本一新生;奖励优秀教师;资助孤儿、单亲家庭和父母患白血病尿毒症的儿童 及贫困大学生;慰问和补助患重大疾病的贫困乡亲、残疾人等等一系列深得民心的慈善活动。

3

奖学助学施大爱,乐育英才献真情

二、扶残济困,爱与温暖同行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与健全人一样有理想和追求,有生活梦想,关爱接纳残疾人,才能让他们融入社会大家庭中。基金会在每年全国助残日,组织理事志愿者对罗东镇的12个村;梅山镇灯埔村、灯光村、新蓝美溪自然村、东垵村、水口村;乐峰镇潭边西岭自然村;金淘镇中心村;九都镇新东村、秋阳村;永春县五里街;大田县均溪镇玉田村、红星村;石牌镇上坡村小汤泉自然村、上京镇新宅美自然村等地残疾人进行慰问,把党和政府、基金会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对残疾人的关怀、关心和关爱送到他们心坎上,传递扶残、助残的社会正能量。特别是去年疫情期间,基金会组织理事与志愿者于2020年2月27日上午对上述所在地的97位残疾 人每人发放200元慰问金、洗手液2瓶、消毒液2瓶、口罩三个、一包大米和一桶花生油。此暖心之举,让广大残疾人充分感受到了社会 大家庭的温暖,看到向善的道德力量,看到向上的希望,有效地营造了新时代的助残、脱贫攻坚的良好社会氛围。截至2021年1月15日,几年来共慰问残疾人266人,发放慰问金9.959万元,慰问物资不计在内。 

4

助残扶残,传递社会正能量

每当新春佳节来临,为使部分贫困乡亲过上一个快乐、祥和、温馨的春节,表达对患重大疾病的乡亲和农村妇女的关心,基金会组织全体理事与志愿者分成几个小组冒着严寒、翻山越岭前往泉州一院、泉州二院、光前医院、罗东镇、梅山镇、金淘镇、乐峰镇、九都镇、永春县及大田县等地开展春节前走访慰问活动,为困难群众送去慰问金、慰问品以及节日的祝福。

每到一处一户,理事与志愿者们都与困难群众进行贴心交流,详细 询问他们的生活和家庭情况,鼓励他们自强不息、战胜困难;在探望患病乡亲时,除详细询问他们的病情外,还勉励他们积极配合治疗并衷心 祝愿他们早日康复。几年来,慰问农村贫困妇女289人,慰问金计25.003万元;慰问和补助患重大疾病的乡亲657人,慰问金计64.457万元。

三、奖励优秀学子,助力人才振兴 

为激励学子励志有为,敏于求知,勇于拼搏,促进人才成长,助力 家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金会每年5月下旬奖励品学兼优的中小学生 4010人,奖励金计48.526万元;每年8月下旬奖励本一大学新生696人, 奖励金计131.9万元;奖励博士和硕士生33人,奖励金计10.9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05人,金额计51.98万元;与此同时,每年还奖励优秀中小学教师758人,奖励金计36.584万元。 

特别是对于那些面临止于大学校门外的孤儿、单亲家庭、父母患白血病尿毒症的贫困学子,基金会出面联系并拜访一些宗亲宗贤,促使他们进行“一对一”结对资助至这些学生大学毕业。先后有10个孤儿接受 “一对一”资助,计75万元。近年来部分受资助的学子已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单位,有的还在继续深造。大田县石牌镇上坡村小汤泉自然村的黄鹭瑶给基金会的感谢信写到:“尊敬的恩人,感谢三年来对我学业上的资助,家庭的贫困让我面临辍学,是您伸出了援助之手,让我过上了与其他同龄孩子同样的生活,出于贫困,我知道穷人家生活的辛苦,受人援助,我体会到许多亲情外的温暖……” 

几年来,基金会为改善部分学校的办学条件,殚精竭虑,多方奔走,筹措资金。先后为南安二中添置课桌椅44万元;拨给罗东镇关工委 0.3万元;购买安全教育书籍1000本,送给罗东镇各小学,计1.58万元; 防控疫情物资计14.0987万元;定向捐赠罗溪村教育基金会112万元、育青小学0.48万元、南音社4.45万元、晓山小学1.085万元、罗东第一小学40万元、南溪小学6.65万元、山坂村教育基金会6.5万元及振兴村幼儿园 7.8万元。

四、走访慰问复退军人送关怀 

为切实把党的温暖送到农村复退军人党员的心坎上,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积极营造尊崇军人、敬重英雄的良好社会氛围, 让农村复退军人感受到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心和支持,基金会在每年 “八一”建军节前夕组织理事与志愿者慰问罗东镇、梅山镇、金淘镇、 九都镇、乐峰镇、永春县、大田县石牌镇、均溪镇、上京镇等黄良庵后 裔聚居地的退伍党员军人239人,发放慰问金计9.7132万元。 

五、情系夕阳红,慰问贫困老年人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风尚, 切实让老人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基金会在每年重阳节期间,组织全体理事、志愿者与各村党支部、村委会和老协会领导一起到罗东镇、梅山镇、金淘镇、九都镇、乐峰镇、永春县、大田县石牌镇、均溪镇、上京镇等黄良庵后裔聚居地进行慰问,共慰问老人629人,发放慰问金计25.003万元;定向捐赠罗溪村老协会10万 元;潭溪村老协会0.3万元;蔡厝村老协会54万元;罗东村岭后老协会 0.5万元;清微道院慰问0.7万元等。 

六、发挥网络、媒体作用,加大宣传慈善文化、信息公开力度 

基金会除了使用自己的网站www.hla888.com,内部刊物《良庵宗讯》与南安市黄良庵慈善基金会微信公众号进行慈善宣传外,还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力度大、覆盖面广的优势,多年来,在《中华志愿者网》《海峡乡村网》《海丝商报》《南安广播电视台》等各新闻媒体对基金会开展的各种活动进行报道,播放有关活动的新闻及图片,深化慈善宣传,增强慈善意识,积极引导更多的乡亲、更多的有识之士,将慈善之心变为慈行善举。 

公开透明是慈善组织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基金会成立至今一直秉承公开透明原则。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深化和普及,为基金会的信息公开即时化、互动化和媒体化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基金会充分利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网站、《良庵宗讯》、LED电子显示屏, 定期向捐赠人和社会公布募捐情况、捐赠款物管理使用情况。每年年终总结会后,在基金会网站、公众号、《良庵宗讯》公布一年来,基金会募集善款金额、每次活动项目、受助人数、受助金额列榜公布,上年度余缺情况、本年度余缺情况,做到公开透明,一切在阳光下进行。

在项目管理工作中,基金会在新年伊始就召开全体理事监事会议, 制定年度计划,做到定项目、定受助人数、受助金额、参与活动人数, 进行详细记录。在每个项目实施前,先制定项目方案,将参与活动的理 事志愿者人数、分成几个小组、活动时长等信息报送福建省志愿者服务中心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在实施项目活动过程中,基金会每次把项目捐助人、受助人数、受助金额、参与活动的理事志愿者的全部信息提前进行公示,切实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并就项目实施前、实施中、 实施后的情况、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详细记录。如在2021年1 月14日,我们到大田上京慰问农村贫困妇女时,发现这里非常贫困。因 此,临时决定增加10个名额,过后补办手续。 

几年来,基金会在发挥慈善工作在社会救助中起到重要补充作用, 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基金会在2013年12月被南安市评为“慈善工作先进单位”;2014年福建电视台 以“爱心良庵,源远流长”为题拍摄专题片;2015年8月被梅山镇评为 “生育关怀,金秋助学”先进单位;2016年2月被罗东镇评为慈善先进单位;2017年被罗东镇评为脱贫攻坚先进单位;2018年被梅山镇评为“扶残助残”先进单位;2019年被梅山镇评为“扶贫济困”先进单位; 2021年初被评为“5A级社会组织”;2021年1月被罗东镇评为2020年度 “服务高质量发展”先进单位。


上一篇:厦门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下一篇:福建省巾帼志愿者协会
福建省海峡社会组织研究院

        福建省海峡社会组织研究院于2007年经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批准,在福建省民政厅登记成立,是一家以研究社会科学、社会组织发展、社会公益服务为主的社会服务机构。研究院现有专职工作人员18人,外聘知名专家、研究员和顾问23人,于2017年3月建立了党支部,2018年10月在福州市总工会登记成立了“研究院工会委员会”。

        研究院成立至今,一直朝着专业化服务发展,充分发挥研究院的优势特点,提供专业评估、咨询、辅导,在评估、年报、财税、项目、内部治理等方面多维度服务省市区县社会组织;同时,研究院在研究社会组织的发展和创新上也作了大量探索。

业务服务
1. 等级评估、年度报告辅导;
2. 制度建设、人才培育、财税咨询、项目管理;
3. 登记成立、变更、换届、注销指导;
4. 项目申报、立项指导,项目评估、评审;
5. 书刊编辑,网络服务,课题研究。
二维码

电话:0591-87875433 87862553

邮箱:yjy.61@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中山路23号商业大厦12楼1206室

关注左方二维码有惊喜

Baidu
map